AI、no code 工具、流程再造
嗨!我是 Sophie,一位 AI 數位顧問講師,也是 No Code 工具整合實踐者。
過去 7 年,我用 AI 、No Code 、數位協助政府和企業優化各種流程,也教導學生如何輕鬆駕馭這些工具,取得實際成效,例如:
• 學生用 Power Automate 搭配 Power Apps 自動化活動管理流程,每年省下 16 個人天,後續還可以開發更多流程
• 學生用 AI 協助論文研讀和轉成教案,把原本要花 3 小時的工作縮短到 30 分鐘。
• 學生還可以自己設計 GPTs,輕鬆產出各種場景應用。
• 第一次學習AI的資深工作者,兩堂課程後就可以跟AI協作企劃書並送件。
但對我而言,科技導入從來不是單純的工具應用,而是每一次都像進行一場「小型的工作流程優化實驗」。
再好的技術,如果沒有真正貼合人的需求和習慣,就只是華而不實的花瓶。
我喜歡研究怎麼讓科技及數位更簡單、更實用,在這裡我會分享更多實戰經驗、工具小撇步,以及探索新技術的趣味故事。
— Sophie
我覺得最先被打破的,是「賺錢的信念」——也就是「我值得收高價」這件事。
一開始真的很難相信,但當這個念頭鬆動之後,才開始去想: 那什麼叫做高價方案?要怎麼做出一個價格高、但又符合自己風格的服務?
我後來發現,「符合自己的個性」這件事真的超級重要。
因為只有夠貼近,才撐得久、才做得開心、不會卡住。
然後慢慢發現,其實做生意有很多種方法,有的超累、有的比較輕鬆, 找到對的價格,才有辦法把時間用在對的人身上,也才能好好陪伴那些真的有需要、而且願意真誠互動的客戶。
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,適合你的東西,不一定適合別人。
顧問的角色,就是幫你一起找出「你自己做得到、也做得開心」的版本。
還有一個很重要的,就是夥伴間的互相討論。
有時候我覺得某個方案超棒,但夥伴會從不同角度提醒我:哪裡是亮點,哪裡有風險。
有這種對話,真的會讓決策變得更全面、更踏實。